劳民伤财
(1) 原指国家大事处理不当,因而大量浪费人力物力。现在常指做了多余的事,造成浪费
⒈ 既使人劳苦,又浪费钱财。
引《西游记》第九二回:“以后你府县再不可供献金灯,劳民伤财也。”
《明史·田经传》:“经等言:‘是知供用未必缺,而徒导陛下以劳民伤财之事也。’”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九》:“至于你的来厦,我以为大可不必,‘劳民伤财’,都无益处。”
劳役人民,损伤钱财。比喻行为措施不当或无意义。
【解释】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出处】《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示例】天下闻风皆争进奇巧,则劳民伤财自此始矣。(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
【近义词】事倍功半、舍本求末、因小失大、劳师动众、大动干戈
【反义词】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一箭双雕
【语法】劳民伤财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