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坚守正道,不曲从迎合。
引《后汉书·陈宠传》:“及竇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郴、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
宋陈亮《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何以独名于汉唐》:“姚崇之遇事立断, 宋璟之守正不阿,以共成明皇开元之治,亦不负君臣之遇合矣。”
明高启《元故婺州路兰溪州判官致仕胡君墓志铭》:“为吏絶賕请,守正不阿,明习法律而论决。”
梁启超《论私德》二:“苟在上者多行不义,而居下者守正不阿。”
做人处事坚守正道,公正无私。《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及窦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郴、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宋.陈亮〈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何以独名于汉唐〉:「姚崇之遇事立断,宋璟之守正不阿,以共成明皇开元之治,亦不负君臣之遇合矣。」也作「守正不挠」。
【解释】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宠传》:“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彬、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
【示例】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因为执法严猛,守正不阿,眼下颇受皇上信用。”
【近义词】刚正不阿、徇私舞弊
【反义词】徇情枉法
【语法】守正不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处理事情公平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