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昧平生
(1)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一向不相识,不了解
⒈ 一向不相识。
引唐段成式《剑侠传·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雍陶》:“﹝雍陶﹞呵责曰:‘与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马二先生﹞慌忙上前施礼道:‘……但与先生素昧平生,何以便知学生姓马 ?’”
鲁迅《三闲集·通信》:“不过先生和我素昧平生,想来决不至于诬栽我,所以我再从别一面来想一想。”
向来不相识。《初刻拍案惊奇.卷八》:「素昧平生,何劳厚意!」《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但与先生素昧平生,何以便知学生姓马?」也作「素昧生平」。
【解释】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出处】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示例】其在前曰:真为素昧平生,突如其来,难怪妾之得罪。(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近义词】素不相识、萍水相逢
【反义词】莫逆之交、刎颈之交
【语法】素昧平生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过去没见过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