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升天
(1) 原为道家语,指白昼升入天堂成为“神仙”
(2) 也比喻骤然升官
⒈ 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
引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后于平都山东白日昇天而去。”
《魏书·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昇天。”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二:“陶弘景云:仙障有九,名居其一,使吾不白日昇天,盖三朝有浮名乎?”
⒉ 后遂以喻指一朝显贵。后遂以喻指一朝显贵。
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元和十一年,岁在丙申, 李凉公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时有诗曰:‘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古人以为服食仙丹,或积累善行,便可以在白日升天成仙。《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也作「白日飞升」。
如:「自从他得到那份奖金后,便有如白日升天似的,完全变了一个样。」
【解释】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阴长生》:“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
【示例】夫苍龙非不神,不能白日升天。(唐 欧阳询《艺文类聚》第九十七卷)
【近义词】白日上升、白日飞升、羽化登仙
【语法】白日升天偏正式;作谓语;指修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