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
(1) 哀叹时世艰辛,怜惜人民疾苦。天:天命;悯:哀怜
⒈ 哀叹时世的艰辛,怜悯人民的疾苦。天,天命。指时世。
引清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嗟乎! 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清袁枚《随园随笔·经注平易》:“‘朝闻道’,谓闻有道之世,则夕死亦可。盖悲天悯人之意也。”
聂绀弩《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什么是他的不变的东西呢?战斗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操。”
忧伤时局多变,哀怜百姓疾苦。
【解释】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人:怜悯众人。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怜悯。
【出处】清 黄宗義《朱人远墓志铭》:“嗟乎!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示例】君生平绝口弗谈政治,独其悲天悯人之怀,流露于不自觉,有如此者。(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近义词】愁肠百结、忧心忡忡、大慈大悲、和蔼可亲
【反义词】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穷凶极恶、幸灾乐祸、木人石心
【语法】悲天悯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对社会腐败与人疾苦感到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