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击缺的近义词
词语解释:
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唾壶敲缺”。参阅《晋书·王敦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 ( 王敦 )每酒后輒咏‘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清钮琇《觚賸·虎林军营唱和》:“吴愧菴名炎 ……同以史事株连,逮繫虎林军营。吴有《营中送春》诗云:‘一半春光縲絏过,唾壶敲缺待如何。’”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先祖旦釜公《巩县幕中五十自寿沁园春》云﹞忧来处,把唾壶敲缺,羯鼓频挝。”
周斌《和剑华醉歌行》:“毕竟英雄心不死,唾壶击缺剑光紫。”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近义词】唾壶敲缺、唾壶击碎

【语法】唾壶击缺作宾语、定语;指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唾壶击缺

  • 初,敦务自矫厉,雅尚清谈,口不言财色。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遂引刘隗、刁协等以为心膂。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