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可厚非
(1) 不可过分批评,表示虽有不足,尚可原谅
⒈ 不可过分指责、非难。表示虽有缺点,但宜原谅。
引《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寤,曰:‘ 英亦未可厚非。’”
清蒋士铨《临川梦·花庆》:“叶梦熊杀降一事,亦未可厚非也。”
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但叶遂宁和梭波里是未可厚非的,他们先给自己唱了挽歌,他们有真实。”
不能过分责难。《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寤,曰:『英亦未可厚非。』」也作「无可厚非」。
【解释】不可过分指责。指虽有缺点但仍可原谅。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复以英为长沙连率。”
【示例】但叶遂宁和梭波里是未可厚非的,他们先后给自己唱了挽歌,他们有真实。(鲁迅《三闲集 在钟楼上》)
【近义词】无可非议、情有可原
【反义词】一无是处
【语法】未可厚非偏正式;作谓语;指不能全面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