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
(1) 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
⒈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引明文秉《先拨志始》卷下:“奇贪异秽,骇人听闻。”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梨花》:“梨花之事,新奇怪异,骇人听闻久矣。”
峻青《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和日寇的血腥蹂躏的同时,也发生了几件骇人听闻的奇事。”
亦作“骇人闻听”。 《豆棚闲话·小乞儿真心孝义》:“﹝吴贤﹞忽一日仰天而叹,説出一句骇人闻听之言,道人生天地间,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儿,若做个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无之人,有何用处?”
令人听了十分震惊。《镜花缘.第六回》:「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也作「骇听」。
【解释】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示例】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近义词】危言耸听、耸人听闻
【反义词】司空见惯
【语法】骇人听闻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