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篱下
(1) 比喻依附别人,不能自立
⒈ 指借居他人门下。亦喻指因袭或依附别人。
引《南齐书·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清薛雪《一瓢诗话》二:“若一步一趋,描写古人,已属寄人篱下。”
《红楼梦》第九十回:“薛蝌回到自己屋里,吃了晚饭,想起邢岫烟住在贾府园中,终是寄人篱下;况且又穷,日用起居不想可知。”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九:“他在工商界老是寄人篱下,是不甘心的。”
寄居他人屋下生活。比喻依附他人,而不能自立。《红楼梦.第九○回》:「想起邢岫烟住在贾府园中,终是寄人篱下。」也作「依人篱下」。
【解释】寄:依靠;篱:篱笆。依附在别人的篱笆下。原形容诗文创作因袭他人而无独创。现指依附别人生活;不能自立。
【出处】《南齐书 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示例】鲁想到自己从前在山东省里的时候,虽靠姊夫的光当了文案,然而终是寄人篱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近义词】仰人鼻息、依人作嫁、依人篱下
【反义词】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自立门庭、自立门户
【语法】寄人篱下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