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贯通上下;通达上下。
引《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朱熹集注引宋程颢曰:“此是彻上彻下语。”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噦下利>》“茯苓泽泻汤方”集注引李彣曰:“桂枝非一於攻表药也,乃彻上彻下,达表里为通行津液,和阳散水之剂也。”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翁方纲肌理说》:“照这样讲神韵,真是彻上彻下无所不该了。”
贯通上下。
【解释】彻:贯通。贯通上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颢曰:“夫彻上彻下语。”
【示例】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翁方纲肌理说》:“照这样讲神韵,真是彻上彻下无所不该了。”
【近义词】承上启下、彻里彻外、彻头彻尾、彻心彻骨
【语法】彻上彻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通达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