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出望外
(1) 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⒈ 谓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引宋苏轼《与李之仪》之二:“契阔八年,岂谓復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说唐》第六二回:“使臣得见主公,喜出望外。”
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去年十月份接着这封长信,读了之后,喜出望外!”
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在会场上初次看见了知名的革命家-- 孙中山先生,真是喜出望外。”
因意想不到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解释】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出处】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示例】这可真叫他喜出望外。(沙汀《催粮》)
【近义词】大喜过望、喜从天降、如获至宝
【反义词】祸不单行、悲从中来、大失所望、怒不可遏
【语法】喜出望外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