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小慎微
(1) 凡事谨慎小心,以至前怕狼、后怕虎,缺乏敢说敢为的气质
⒈ 对待细小的事情谨慎小心。
引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夫古之大人,具盖世之气,全不世出之节者,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
《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可巧抚臺是个守旧的人,有点糊里糊涂的,而且一向是谨小慎微。”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十一章:“朱锡坤在上级面前,一向是谨小慎微的。”
小心慎重的处理细微的事情。后多形容过分仔细谨慎,不够胆大。《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可巧抚台是个守旧人,有点糊里糊涂的,而且一向是谨小慎微。」也作「敬小慎微」、「慎小谨微」。
【解释】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出处】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示例】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
【近义词】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胆小如鼠、战战兢兢、深谋远虑、一笔不苟、一丝不苟、坐不垂堂
【反义词】胆大妄为、粗心大意
【语法】谨小慎微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