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
⒈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徵》。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冯相、和相同在中书。一日, 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 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 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詬责久之。
引冯徐举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烘堂大笑。”
【解释】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近义词】哄堂大笑
【反义词】鸦雀无声
【语法】烘堂大笑作谓语、补语;指大家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