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漂杵
(1) 所流的血足以浮起木杵。形容杀人极多
⒈ 血流成河,能漂起木杵。形容杀人极多。
引《书·武成》:“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孔传:“血流漂舂杵,甚之言也。”
汉贾谊《新书·益壤》:“炎帝无道, 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
⒉ 有时亦形容受伤后流血很多。参阅清黄生《义府·血流漂杵》。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差役便把他按倒在地,褪下裤子,当街打了五十小板子……当时把他打得血流漂杵。”
一说:“杵,大盾。”
杵,木棒。血流漂杵指杀人很多,所流的血足以浮起木杵。形容战场上杀戮的惨酷。
【解释】流的血多得能把舂米的木棰都漂浮起来。杵:旧时舂米的短木棰。
【出处】《尚书 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示例】若崩厥角齐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一回)
【近义词】血流成河、血雨腥风
【反义词】兵不血刃
【语法】血流漂杵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