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形尽相
(1) 形容细致地描绘出事物的形状
(2) 亦作“穷形极状”
⒈ 亦作“穷形极相”。
⒉ 形容描摹极其生动逼真。
引《文选·陆机<文赋>》:“虽弃方而遯圆,期穷形而尽相。”
吕向注:“故虽不见方圆之形,终期尽物之象也。相,象也。”
唐卢照邻《益州长史胡树礼为亡女造画赞》:“穷形尽相,陋燕壁之含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彻底寻根,表明骗子;穷形极相,画出旗人。”
⒊ 形容人丑态毕露。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回目:“破资财穷形极相,感知己沥胆披肝。”
⒋ 指怪像百出。
引邹韬奋《萍踪寄语》七:“有一处是用水门汀建成的大坑,内有四五尺高的猴子数十只,投以甘蔗,即争夺狂叫,扭打得穷形尽相,引人哄笑。”
语本《文选.陆机.文赋》:「虽离方而遯员,期穷形而尽相。」形容事物描写得极为细 致生动。唐.庐照邻〈益州长史胡权树礼为亡女造画赞〉:「穷形尽相,陋燕壁之含丹 ;写妙分容,嗤吴屏之坠笔。」也作「穷形极相」、「穷形极状」。
【解释】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用来形容丑态毕露。
【出处】晋 陆机《文赋》:“虽弃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
【示例】其所以爱之之故无他道焉,不外穷形尽相,引人入胜而已。(清 陶宗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近义词】绘声绘色、原形毕露
【反义词】平铺直叙
【语法】穷形尽相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形容丑态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