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
(1) 原指人迎风潇洒,飘飘欲仙之态。后比喻为官清廉。现也指家贫,一无所有
⒈ 谓除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形容居官清廉,没有余财。
引元魏初《送杨季海》诗:“交亲零落鬢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明吴应箕《忠烈杨琏传》:“入计时,止餘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
《说岳全传》第七回:“这位县主老爷在这里歷任九载,为官清正,真个‘两袖清风,爱民如子’。”
《诗刊》1977年第1期:“我们的周总理,粗茶淡饭,两袖清风,一世清贫。”
形容人迎风翩立的潇洒神采。
【解释】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出处】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示例】他一生为官两袖清风,深受群众爱戴。
【近义词】洁身自好、一贫如洗、廉洁奉公、囊空如洗、营私舞弊、两手空空、一介不取
【反义词】贪得无厌、贪赃枉法、脑满肠肥、宦囊饱满、监守自盗、结党营私、雁过拔毛、野心勃勃、贪污腐化
【语法】两袖清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