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薛公

  谓薛公曰:“周最于齐王也而逐之,听祝弗,相吕礼者,欲取秦。秦、齐合,弗与礼重矣。有周齐,秦必轻君。君弗如急北兵趋赵取秦、魏,收周最以为后行,且反齐王之信,又禁天下之率。齐无秦,天下果,弗必走,齐王谁与为其国?”
  有人对薛公田文说:“对齐王来说周可谓功不可没,结果却遭到驱逐,这是因为听信了祝弗而用了吕礼当相国的缘故,在这两个人的怂恿下,一味想争取秦国的援助。一旦秦国和齐国联合起来,祝弗和吕礼就会受到重用。吕礼有了周室和齐国的支持,秦国一定会轻视怠慢您。您不如赶紧向北进军,促成赵国与秦、魏两国的议和,再任用周最来增强自己的力量,这样做不但可以挽回齐王的信誉,还能制止天下政治情势的变化。一旦齐国失去秦国的援助,天下诸侯的矛头都将对准齐国,祝弗必定逃跑,齐王又能用谁来治理他的国家呢?”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