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
(1) 考虑问题的方法、言语、行动违反常规,使人难以想象和理解
⒈ 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到的。匪,非;夷,平常。
引《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清张岱《陶庵梦忆·刘暉吉女戏》:“十数人手携一灯,忽隐忽现,怪幻百出,匪夷所思,令唐明皇见之,亦必目睁口开,谓氍毹场中那得如许光怪邪!”
清龚自珍《语录》:“才人之辨,匪夷所思。”
⒉ 谓思想离奇。
引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吾苍茫独立於寂寞无人之区,忽有匪夷所思之一念,自沉冥杳靄中来。”
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带有贬意。
【解释】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出处】《周易 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示例】孙莱山入枢廷,是在意中,乌少云则匪夷所思了。(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近义词】想入非非、异想天开、胡思乱想
【语法】匪夷所思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事情离奇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