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以“爱惜羽毛”喻珍惜自己的名声。
引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
《续孽海花》第四三回:“现在龚老夫子位望不逊江陵,然谨谨自守……将来结果至多成为爱惜羽毛的清流,决不能为救时的宰相。”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但写出以后,却也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敝帚自珍’的意思。”
比喻自重、爱惜自己的声誉。《续孽海花.第四三回》:「将来结果至多成为爱惜羽毛的清流,决不能为救时宰相。」也作「自惜羽毛」。
【解释】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示例】灰鹤与他都是高傲的,爱惜羽毛的,而他与它们的高傲只是一种姿态而已,没有用,没有任何的用。(老舍《四世同堂》五十)
【近义词】自惜羽毛
【反义词】臭名远扬
【语法】爱惜羽毛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珍惜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