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词
知人之明
(1) 识别他人贤愚善恶的本领
⒈ 识别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引《后汉书·吴祐传》:“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太守曰:‘ 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宋秦观《李训论》:“向使文宗有知人之明,委任二臣,俾之图画,则刀锯之残,岂难制哉!”
《明史·戚贤传》:“陛下有尧舜知人之明,辅臣负伯鯀方命之罪。”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三)》:“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
有识别、拔擢人才的眼光及本领。《后汉书.卷六四.吴祐传》:「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虽怀窃位之惧,且乏知人之明,自揣庸虚,终难上报。」也作「知人之鉴」。
【解释】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示例】前任督宪是兄弟同门世好,最有知人之明。阁下不以兄弟不才,时加教诲,为幸多矣!(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
【近义词】知人之鉴
【语法】知人之明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