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
(1) 技艺、思想、主义等有独到之处,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形成一派
⒈ 谓在学术或技艺上有独特的创见或风格,能自成流派。
引唐刘知几《史通·书志》:“天文则星占、月会、浑图、周髀之流,艺文则《四部》、《七録》、《中经》、《秘阁》之辈、莫不各踰三篋,自成一家。”
宋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诗:“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明焦竑《焦氏笔乘·评杜诗》:“杜陵只欲脱去唐人工丽之体,而独占高古,盖意在自成一家,不肯随场作剧也。”
老舍《四世同堂》二一:“该用西药,我用西药;该用中药,就用中药;我是要沟通中西医术,自成一家。”
学问、文章或书画等别出心裁、有所创新,而自成一种风格。唐.刘知几《史通.卷二.载言》:「又诗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也作「自出一家」。
【解释】在某种学术、艺术或技术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也作“自出一家”。
【出处】唐 刘知几《史通 载言》:“又诗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
【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我是要沟通中西医术,自成一家。”
【近义词】自出一家、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反义词】身无长技
【语法】自成一家主谓式;作谓语;指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