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省人事
(1) 不明世事
(2) 昏迷失去知觉
⒈ 昏迷过去,失去知觉。
引《明史·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復甦,遂诣戍所。”
《红楼梦》第二五回:“他叔嫂二人越发糊涂不省人事,睡在牀上,浑身火炭一般。”
叶圣陶《未厌集·夜》:“他想如果照样说出来,太伤阿姊的心了,说不定她会昏厥不省人事。”
昏迷而失去知觉。《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这王小玉也醉了,不省人事,众人把来杀了。」也作「不醒人事」。
【解释】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陷入昏迷状态。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出处】《明史 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
【示例】大作又说我“大声疾呼”之后,不过几年,青年就只能说外国话。我以为是不省人事之谈。(鲁迅《集外集拾遗 报“奇哉所谓……”》)
【近义词】麻木不仁、不近人情、昏迷不醒
【反义词】耳聪目明、通情达理
【语法】不省人事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丧失知觉,没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