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
(1) 高度的正义感或责任心不容许回溯到以前的时间或地点
(2) 从道义上讲只能勇往直前,不能回顾、退缩
⒈ 秉义直前,决不回顾退缩。本作“义不反顾”。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讎。”
邹韬奋《持久战的重要条件》:“民众方面认清这一点,便应该存着百折不回、义无反顾的沉着的心理。”
本著正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如:「对日抗战时,许多热血青年都义无反顾的投身战场。」也作「义不反顾」。
【解释】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示例】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义无反顾。(华而实《汉衣冠》二)
【近义词】勇往直前、破釜沉舟、义不容辞、奋不顾身、无可规避、当仁不让、孤注一掷
【反义词】畏首畏尾、畏缩不前、瞻前顾后
【语法】义无反顾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