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
(1) 自己认为很对
⒈ 认为自己的看法对,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引《孟子·尽心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
《孔丛子·抗志》:“君出言皆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皆自以为是,而士庶莫敢矫其非。”
宋陈亮《廷对策》:“凡今之进言於陛下之前者,孰不自以为是,而自以为公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
自认为自己的观点与做法皆正确,不肯虚心的接受别人意见。
【解释】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示例】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近义词】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夜郎自大、骄傲自满
【反义词】妄自菲薄、自惭形秽、自暴自弃、虚怀若谷
【语法】自以为是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主观不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