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惊胆战
(1) 形容极端恐惧
⒈ 形容极度惊恐。
引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我恰便似履深渊,把不定心惊胆战,有这场死罪愆。”
《水浒传》第七九回:“原来梁山泊只把号炮四下里施放,却无伏兵,只吓得高太尉心惊胆战,鼠窜狼奔,连夜收军回济州。”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谈话》:“现在一提到俄国,似乎就使人心惊胆战。但是,这是大可以不必的。”
亦作亦作“心惊胆颤”。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王翦见李牧归城不出,持兵尅日攻城。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霎时间,森林里传来让人心惊胆颤的吼声。”
形容十分害怕。《西游记.第一○回》:「龙王见说,心惊胆颤,毛骨悚然。」《精忠岳传.第四三回》:「兀术三人,听得战鼓齐鸣,心惊胆战。」也作「胆战心惊」。
【解释】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示例】向下望去,深不见底,真是万丈深渊,叫人见了心惊胆战。
【近义词】提心吊胆
【反义词】泰然自若、坦然自若、悠然自得
【语法】心惊胆战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