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捞月
(1) 在水中捞月亮。比喻徒劳而无功
(2) 也作“水中捉月”
⒈ 比喻白费气力,毫无成果。
引元杨暹《刘行首》第三折:“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子嗣之事,至此暮年,亦是水中捞月了。”
《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果然那和尚云游不知去向,不要再水中捞月了。”
亦作亦作“水中捉月”。 《景德传灯录·永嘉真觉禅师》:“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覷着无由得近伊。”
比喻无法办到的事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五钱银干什么事?况又去与媳妇商量,多分是水中捞月了。」也作「海中捞月」。
【解释】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出处】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示例】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元 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
【近义词】竹篮打水、徒劳无益、镜花水月、大海捞针
【反义词】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瓮中捉鳖、囊中取物
【语法】水中捞月偏正式;谓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