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词
负荆请罪
(1) 背上荆条请求责罚。表示真诚地认罪赔礼
⒈ 战国时, 廉颇为赵国大将, 蔺相如后来居上, 廉颇不服,欲羞辱蔺,蔺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背负荆条,谓愿受杖。后以“负荆请罪”为向人赔礼道歉之典。
引宋朱熹《答叶味道书》之二:“子静终不谓然,而其后子寿遂服,以书来谢,至有负荆请罪之语。”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十四:“不过,有言在先,我老雷可不是来负荆请罪的!”
亦作“负荆谢罪”。 金马钰《满庭芳·谢咸阳王法师》词:“追悔无由,不免放傚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箇。”
亦省作“负荆”。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岳州》:“春官曰:‘诚知获罪,负荆不足以谢。’”
清孔尚任《桃花扇·和战》:“劝将军自思,祸来难救,负荆早向辕门叩。”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相如为社稷著想,每每退让。廉颇得知后深觉自己无知,乃袒衣露肉,背负荆条,随宾客到蔺相如居所谢罪。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世用来形容向对方承认错,请求责罚和原谅。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示例】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引咎自责、肉袒面缚、面缚舆榇
【反义词】兴师问罪
【语法】负荆请罪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