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制滥造
(1) 质地不精而又过量制造
⒈ 谓制造的产品不顾质量差、只求数量多。泛指工作草率马虎、不负责任。
引鲁迅《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所谓惜铜,就是用少量的铜铸多数的钱;所谓爱工,就是粗制滥造,不管质量的恶劣。”
制作粗劣,量多而不讲究品质。
如:「这样粗制滥造的结果,只会导致公司的名誉受损。」
【解释】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示例】现在粗制滥造的翻译,不是这班人干的,就是一些书贾的投机。(鲁迅《二心集 善于翻译的通信》)
【近义词】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粗枝大叶、得过且过、因陋就简、精耕细作、精妙绝伦、草率行事
【反义词】精雕细刻、细针密缕、精益求精、鬼斧神工、呕心沥血、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千锤百炼
【语法】粗制滥造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工作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