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婆心
(1) 形容像耐心慈祥的老婆婆那样好心好意地反复劝慰
⒈ 后以“苦口婆心”谓出于爱护而恳切地再三地进行规劝。
引《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復来奏。”
《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綫道。’师曰:‘遮箇是老婆心。’”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种人若不得个贤父兄良师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唤醒他,可惜那至性奇才,终归名堕身败。”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那苦口婆心虽然大足以感人,而说理却实在非常古怪的。”
田汉《芦沟桥》第一幕:“我是苦口婆心劝列公:‘你别扮哑,别装聋, 中国国难已经达到了最高峰。’”
以恳切真挚的态度,竭力劝告他人。
【解释】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示例】你不要把父母对你苦口婆心的劝说当成耳旁风,继续走下坡路。
【近义词】苦口相劝、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反义词】口蜜腹剑
【语法】苦口婆心含褒义。常用于善意地规劝。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