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的反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引证解释:

⒈ 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韩非子·喻老》:“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服玉者寿如玉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
宋黄庭坚《休亭赋》:“献璞玉而取刖,图封侯而得黥。”
元杨弘道《投蓝田县令张伯直启》:“死灰有意復然,璞玉敢期於再献。”

⒉ 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宋曾巩《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金元好问《答潞人李唐佐赠诗》:“泥途终自拔,璞玉岂虚捐。”
清黄鷟来《喜晤郭劲草》诗:“璞玉弃为臺上坫,枯桐孰辨爨餘音。”
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他还是一块毫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比起那些光滑的烧料玻璃珠子,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

国语词典:

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比喻有潜质而未经琢磨的人。

如:「青少年有如璞玉,待经琢磨可成大器。」

网络解释:

璞玉 (汉语词汇)

  • 璞,古人是说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韩非子·和氏》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是指蕴玉之石。也可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王逸竹的《梦中梦》里尚有璞玉之角,以玉美之,确有深意。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