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绝风清
(1) 指根除营私舞弊的现象,社会风气好
⒈ 弊害之事绝迹,不正之风廓清。
引语本宋周敦颐《拙赋》:“上安下顺,风清弊絶。”
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恭喜本府杜太爷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絶风清。”
清林则徐《关防告示》:“随时随事,杜渐防微,庶几弊絶风清,令行政肃。”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前的‘赌痞’,现在自己在那里禁赌了,农会势盛地方,和牌一样弊绝风清。”
弊端绝除,风气良好。形容政风清明。明.汤显祖《还魂记.第八出》:「恭喜本府杜太爷,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绝风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单立出些名目来,自以为弊绝风清,中间却不知受了多少蒙蔽。」也作「风清弊绝」。
【解释】弊:弊病;弊端。营私舞弊、欺诈蒙骗的事情完全没有;风气十分良好。形容坏风气一扫而空。
【出处】宋 周敦颐《拙赋》:“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示例】从前的“赌痞”,现在自己在那里禁赌了,农会势盛的地方和牌一样弊绝风清。(《毛泽东选集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近义词】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反义词】官官相护、贿赂公行、营私舞弊
【语法】弊绝风清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风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