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
(1) 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荒谬或残忍到了极点
⒈ 丧失理智,昏乱失常。形容言行荒谬可恶至极。参见“丧心”。
引《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丧心语》:“﹝蔡京﹞曰:‘既作官,又要作好人,两者可得兼耶?’此真丧心病狂之语。”
何其芳《理性与历史》:“这位丧心病狂之徒既然把我们老百姓都视同异类……他是一定要反对民主的。”
丧失人性,举止荒谬、反常。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宋史.卷三八一.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隋唐演义.第七一回》:「不意邪痴之念一举,那点奸淫,如醉如痴,专在五伦中丧心病狂做将出来。」也作「病狂丧心」。
【解释】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出处】《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示例】但是顽固派反对派对于进步文化机关的违法摧残其合法的事业,其丧心病狂,可谓已达极点。(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进步文化的遭难》)
【近义词】丧尽天良、穷凶极恶
【反义词】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大慈大悲
【语法】丧心病狂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