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
(1)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指四时交替而成岁
⒈ 谓四季的更替。亦泛指时光流逝。
引语本《易·繫辞卜》:“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南朝宋鲍照《伤逝赋》:“寒往暑来而不穷,哀极乐反而有终。”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则他这兔走乌飞,寒来暑往,春日花开,可又早秋天月朗。断送了光阴,消磨了世况。”
郭小川《他们下山开会去了》诗:“那本小书呵,仍旧带在他们的身上。十三度寒来暑往,不知又经过多少人的手掌。”
⒉ 谓忽冷忽热,冷热交替。
引清褚人穫《坚瓠首集·陈全词》:“全尝病疟,恼恨不胜,乃製《叨叨令》以自写云:‘冷来时冷的在冰凌上卧,热来时热的在蒸笼里坐……只被你闷杀人也么哥,真的是寒来暑往人难过。’”
时光流逝。参见「暑往寒来」条。
【解释】寒冷的冬季来临了;暑热的夏日过去了。形容时间的不停流逝。
【出处】《周易 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示例】则他这兔走乌飞,寒来暑往,春日花开,可又早秋天月朗。(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
【近义词】光阴似箭、寒暑易节、日月如梭、光阴如箭
【反义词】无冬无夏、度日如年
【语法】寒来暑往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比喻时间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