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只贪图目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引宋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叶恩《上振贝子书》:“苟且偷安,因循度日,前辙取亡,可为太息。”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八章:“她朦胧地意识到自己不是对于个人问题看得太轻,而是过重;是在一种‘不必关心’的掩饰下苟且偷安。”
得过且过,只图眼前安逸,不做长远计划。
如:「大部分的国人都不愿苟且偷安,这场战争我们一定能获胜。」
【解释】不求上进;不顾将来;只贪图眼前的安宁。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
【出处】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示例】南宋覆灭,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自取灭亡的结果。
【近义词】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自甘堕落、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草间求活
【反义词】发愤图强、高瞻远瞩、不能瓦全、闻鸡起舞
【语法】苟且偷安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