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五裂
(1) 形容一个整体不统一、不完整
⒈ 分裂败亡。
引《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於韩,则韩攻其西;不亲於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隋书·周法尚传》:“兵亘千里,动间山川,卒有不虞,四分五裂。”
⒉ 形容分散,不统一。
引宋杨万里《君道上》:“隋文帝取周取陈,以混二百年四分五裂之天下。”
孙中山《中国前途问题》:“今日中国正是万国眈眈虎视的时候,如果革命家自己相争,四分五裂,岂不是自亡其国!”
形容分散而不完整、不团结。
【解释】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示例】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严复《论世变之亟》)
【近义词】支离破碎、一盘散沙、分崩离析、豆剖瓜分、土崩瓦解
【反义词】万众一心、完整无缺
【语法】四分五裂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