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迷五色
(1) 谓色杂模糊,令人眼花缭乱,不能辨晰
(2) 比喻洞察力不敏锐,为纷呈的世事迷惑而分不清是非
⒈ 谓五色纷呈,使人眼花缭乱。后以“目迷五色”比喻事物错综复杂,分辨不清。
引《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吴晗《论打手政治》:“叫人民目迷五色,搞不清真假,辨不明是非。”
色彩纷呈,使人看不清楚。
【解释】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示例】慎卿先生此一番评骘,可云至公至明;只怕立朝之后,做主考房官,又要目迷五色,奈何?(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五彩缤纷、眼花撩乱、眼花缭乱
【反义词】漆黑一团、明察秋毫
【语法】目迷五色主谓式;作谓语;比喻事物错综复杂,分辨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