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
(1) 任意糟蹋东西
⒈ 残害灭绝万物。
引《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孔传:“暴絶天物,言逆天也。”
孔颖达疏:“普谓天下百物,鸟兽草木,皆暴絶之。”
唐陈子昂《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苏宏晖谢表》:“契丹凶狡,敢窃边陲,毒虐生灵,暴殄天物。”
明詹同《出猎图》诗:“君不见暴殄天物焚咸丘,画师之笔学《春秋》。”
⒉ 任意糟蹋东西。
引《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王涯丞相听罢,叹道:‘我平昔暴殄天物如此,安得不败?’”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论简帖用白纸》:“一拜帖五字,而用纸当三釐之价,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萧红《桥》:“呀!这是吃的呀,你这小败家子!暴殄天物……还不懂得是吃的吗?”
殄,灭绝。天物,鸟兽草木等自然界生物。暴殄天物语出《书经.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指残害各种生物。唐.杜甫〈又观打鱼〉诗:「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宋.陆游〈广德军放生池记〉:「至于后世德化弗行,厉禁弗施,广杀厚味,暴殄天物。」亦可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红楼梦.第五六回》:「若不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衣服一层,平素不肯穿一件绸衣;兄弟做了上去,请老人家穿,老人家非但不穿,反惹了一场大骂,说是暴殄天物。」
【解释】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出处】《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示例】既有许多值钱有东西,任人作践了,也似乎暴殄天物。(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近义词】挥霍无度、挥金如土、煮鹤焚琴、坐吃山空、大块朵颐
【反义词】克勤克俭、精打细算、节衣缩食、废物利用
【语法】暴殄天物动宾式;作谓语、宾语;表示不爱惜财物,随意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