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为主
(1) 以为先接受的思想或形成的印象是正确的,不容易再听取不同的意见。即怀有成见
⒈ 谓先接受的一种说法或印象,就以为是正确的,有了成见,后来就不易再接受其它意见。
引语出《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续范亭《七七抗战六周年寄晋西北同胞》:“因为十余年来反动者的宣传,致使党外人士,尚有一部分先入为主,迷失了方向,对共产党尚未能十分了解。”
康濯《春种秋收·代理支书》:“甚至为了避免先入为主,他都没有把自己的材料事先告给王庆丰。”
将最早听见的说法当做是正确的,而不愿做任何的改变。语本《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表示最早听到的话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观观念,而难以接受其他说法。《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卢主事这般拘执,便有他同寅一个韩主事异常开通,却已在堂官面前先入为主,极力赞说这改法律之举是好的。」
【解释】指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示例】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先入为主,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近义词】先入之见
【反义词】实事求是、后来居上
【语法】先入为主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