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欣鼓舞
(1) 心情高兴而精神振奋
⒈ 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引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朱子语类》卷五一:“当时之人焦熬已甚,率欢欣鼓舞之民而征之,自是见效速。”
《人民日报》1977.9.30:“我国人民欢欣鼓舞,我们的外国朋友也为我们感到高兴。”
亦作“欢忻鼓舞”。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十六》:“因名以劝实,因文以全质,而天下欢忻鼓舞于敦实崇质之中,以不荡其心。”
张难先《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商民均欢忻鼓舞,啟门照常营业。”
欢乐兴奋的样子。《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大家都欢欣鼓舞起来。」也作「鼓舞欢欣」、「欢忻鼓舞」。
【解释】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示例】但在革命成功了的当时,我们一般的人是怎样地欢欣鼓舞哟!(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近义词】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喜气洋洋、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眉飞色舞、眉开眼笑、载歌载舞
【反义词】黯然销魂、肝肠寸断、愁眉苦脸、颦眉蹙额、切肤之痛
【语法】欢欣鼓舞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