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āo
夭
shòu
寿
⒈ 短命与长寿。
引汉王充《论衡·齐世》:“形体同,则丑好齐;丑好齐,则夭寿适。”
唐贾岛《哭胡遇》诗:“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
明唐寅《白发》诗:“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⒉ 短命,早死。
引《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餘,死復何恨?”
《大马扁》第六回回目:“朱一新论学究渊源, 陈千秋夭寿归泉壤。”
短命与长寿。
如:「我们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夭寿祸福。」
夭
⒈ 草木茂盛美丽:夭夭(a.茂盛而美丽,如“桃之夭夭”;b.颜色和悦的样子,如“夭夭如也”;c.灾)。
⒉ 未成年的人死去:夭折。
die young
象形:像头部屈曲的样子
young, fresh-looking; die young
寿(壽)
⒈ 年岁,生命:寿命。寿终。寿险(人寿保险)。寿终正寝。延年益寿。
⒉ 活得长久:寿考(指长寿)。寿民。寿星。
⒊ 生日:寿辰。寿礼。寿序(祝寿文章)。寿筵。
⒋ 祝人长寿:“起为太上皇寿”。
⒌ 婉辞,指为死后作准备,或死后才用的:寿衣。寿穴。寿材。
⒍ 姓。
birthday、for burial、life、longevity
原为形声
old age, long life; life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