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
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借吴楚为客主,先言舆輦之损,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于是説以声色逸游之乐等等。”
精要的言论和玄妙的道理。也作「要言妙道」。
【解释】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
【示例】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藩国之文术》)
【近义词】要言妙道
【语法】妙言要道联合式;作宾语;指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
妙
⒈ 美,好:妙语。妙不可言。美妙。妙境。妙处(
)(a.好的地点;b.美妙的方面)。绝妙。妙趣横生。⒉ 奇巧,神奇:巧妙。妙计。妙用。奥妙。妙笔生花。灵丹妙药。
⒊ 青春年少:妙年。妙龄。
clever、excellent、fine、subtle、wonderful
会意兼形声
mysterious, subtle; exquisite
言
⒈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⒉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⒊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⒋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⒌ 姓。
character、say、speech、talk、word
行
指事:表示言从舌出
words, speech; speak, say
要
⒈ 索取:要账。要价。
⒉ 希望,想:要强。要好。
⒊ 请求:她要我给她读报。
⒋ 重大,值得重视的:重要。要人。要领。纲要。要言不烦。
⒌ 应该,必须:须要。
⒍ 将(
):将要。快要。⒎ 如果,倘若:要是。
⒏ 表选择:要么。要不。要不然。
要
⒈ 求,有所倚仗而强求:要求。要挟。
⒉ 古同“腰”。
⒊ 古同“邀”,中途拦截。
⒋ 古同“邀”,约请。
⒌ 姓。
demand、important、must、need、shall、want、will、ask for
原为象形:像两手叉腰
necessary, essential; necessity
道
⒈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⒉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⒊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⒋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⒌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⒍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
)。道士。道姑。道行(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⒎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⒏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⒐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⒑ 线条:铅笔道儿。
⒒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⒔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⒕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path、road、doctrine、Tao、say、talk、way、melod
讲、路、说、谈、途、叙
形声:从辶、首声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