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隐忍不发”。
【解释】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
【出处】清 归庄《与季沧苇侍御书》:“即受侮嫚,亦为亲屈,欲终隐忍不言。”
【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4回:“无奈规矩所在,只得隐忍不言。”
【近义词】隐忍不发
【语法】隐忍不言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隐(隱)
⒈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⒉ 伤痛:隐恻。
⒊ 怜悯:恻隐之心。
隐(隱)
⒈ 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concealed、dormant、latent
现、显
形声:左形右声
hide, conceal; hidden, secret
忍
⒈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忍耐。忍痛。忍受。容忍。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⒉ 狠心,残酷:忍心。残忍。
bear、endure、have the heart to、tolerate
形声:从心、刃声
endure, bear, suffer; forbear
不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no、not
没有
象形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言
⒈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⒉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⒊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⒋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⒌ 姓。
character、say、speech、talk、word
行
指事:表示言从舌出
words, speech; speak, 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