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
印
bà
把
zi
子
印把子
(1) 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⒈ 亦称“印把”。亦作“印靶子”。
⒉ 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自己带了那一颗小小的印把……一同上制臺衙门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朝廷硬把印把子塞到你手里,你能够坚决不要。”
⒊ 喻指官职或权力。
引《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你虽然候补了多年,如今却是第一回拏印把子。”
鲁迅《彷徨·长明灯》:“他的祖父不是捏过印靶子的么?”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三:“咱们穷人自己掌上印把子,拿上枪杆子才行。”
官府的印章。亦作为官职或政权的代称。
【解释】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9回:“我也说继之丢了一个印把子,得了个儿子,只好算秤钩儿打钉——扯直罢了。”
【语法】印把子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印
⒈ 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⒉ 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⒊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
)。⒋ 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⒌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⒍ 姓。
marking、signet、stamp、imprint、character、impress
会意
print, seal, stamp, chop, mark
把
⒈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⒉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⒊ 看守:把守。把门儿。
⒋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⒌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⒍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⒎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⒏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⒐ 量词。
⒑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把
⒈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⒉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hold
形声:从扌、巴声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子
⒈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⒉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⒊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⒍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⒎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⒐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⒑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⒒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⒓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⒔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⒕ 姓。
son、child、seed
象形:像小孩子在襁褓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