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一笑
(1) 一笑了之,表示不介意,不计较
⒈ 用笑一笑来对待。表示不值得理会。
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以此知义海 、《西清》(指蔡絛《西清诗话》)寡陋,而妄为之説,可付之一笑。”
清黄景仁《金缕曲·送杨才叔试令甘肃》词:“羡尔抽鞭早,把人间、玉堂金马,付之一笑。”
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但倘遇此辈,第一切戒愤怒,不必与之针锋相对,只须付之一笑,徐徐扑之。”
毫不在意,一笑置之。元.张元干〈永遇乐.飞观横空〉词:「乘除了、人间宠辱,付之一笑。」《儒林外史.第三三回》:「王胡子在路见不是事,拐了二十两银子走了。杜少卿付之一笑,只带了加爵过江。」也作「付之一哂」。
【解释】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
【示例】康有为两人去后,袁世凯犹是付之一笑,觉他们举动都不必理他。(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十二回)
【近义词】一笑了之、一笑置之、笑而不答
【反义词】大笑不止
【语法】付之一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表示毫不在意。
付
⒈ 交,给:支付。托付。付款。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付讫。付出。付与。付之一笑。付诸东流。
⒉ 量词,指中药(亦作“服”):一付药。
commit to、hand over to、pay
会意:从亻、从寸
give, deliver, pay, hand over; entrust
之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一
⒈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⒉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满: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⒍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⒎ 乃;竞: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⒐ 或者:一胜一负。
⒑ 初次:一见如故。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a、an、each、one、per、same、single、whole、wholehearted
指事
one; a, an; alone
笑
⒈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笑颜。笑眯眯。谈笑风生。
⒉ 讥嘲:笑柄。笑话。笑谈。贻笑大方。嘲笑。见笑。耻笑。
laugh、laughter
哭、啼
形声:从竹、夭声
smile, laugh, giggle; sni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