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依据。
引《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明帝於是拜渊大司马” 裴松之注引晋陈寿《魏名臣奏》:“﹝鬷弘﹞口论速捷,辩而不俗,附依典誥,若出胸臆。”
⒉ 依附。
引清李渔《巧团圆·议赘》:“虽非宗裔姓相同,何难附依况伊行。”
附
⒈ 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
⒉ 同意,赞同:随声附和。附议。
⒊ 捎带:“一男附书至”。
⒋ 靠近:附近。附耳低言。
⒌ 依从: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add、appose、attach、enclose
形声:从阝、付声
adhere to, append; rely on near to
依
⒈ 靠,仗赖:依靠。依傍(a.依靠;b.摹仿,多指艺术、学问)。依恋。依偎。依存。依附。归依。
⒉ 按照:依照。依旧。依据。依次。
⒊ 顺从,答应:依从。依顺。依允。
⒋ 亲密的样子:“有依其士”。
according to、comply with、depend on
形声:从亻、衣声
rely on, be set in; consent, obey a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