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半吊子半吊子的意思_解释_造句

bàn

diào

zi

半吊子

拼音 bàn diào zi 注音 ㄅㄢˋ ㄉ一ㄠˋ ㄗˇ 词性 名词
拼音 bàn diào zi 注音 ㄅㄢˋ ㄉ一ㄠˋ ㄗˇ
词性 名词
结构 (单一结构) (上下结构) (单一结构)
半吊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半吊子bàndiàozi

(1) 对某种知识只有一个粗略的、肤浅的或零星的了解的人或技艺不熟练的人

smatterer

(2) 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tactless and impulsive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旧时钱串一千叫一吊,半吊为五百,不能满串。因用以形容知识不丰富或技艺不熟练的人。

陈国凯《代价》八:“丘建中一直想法和刘总工程师接近,但刘士逸对这半吊子技术员的殷勤并不怎么欣赏。”

⒉ 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段荃法《杨老固事略》四:“我那半吊子男人又打我,你不管,我可要吃农药哩!”
郭澄清《大刀记》十五:“在她看来,别看这个半吊子狗仗人势不知好歹,见到表哥准不能这样。”

⒊ 形容不完全或有始无终的事物。

瞿秋白《文艺论辑·再论翻译》:“自然,这所谓白话,还只是半吊子的白话,这是文言本位的搀杂一些白话。”
谌容《赞歌》:“从七一年开始,这个工程已经花了不知多少投资,动用了不知多少劳力工程仍然是个半吊子。”

国语词典:

不通事理,行事卤莽的人。

如:「你这个半吊子 !事情还没弄清楚就妄下断语,自作主张,真是莽撞。」

词语翻译
英语
dabbler, smatterer, tactless and impulsive person
法语
touche-à-tout, néophyte, dilettante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出处】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人缘也是靠自己,自己是个半吊子,哪里来的朋友?”

【近义词】半瓶醋

【语法】半吊子作宾语、定语;用于骂人。

半吊子

  • “半吊子”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熟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该熟语的意思是指:①不通事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着的人;②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③做事不仔细、有始无终的人。
  • 追根溯源,这个熟语来源于我国古代的钱币计量制度。在我国古代,最常见的货币是铜钱,而铜钱一般为圆形方孔。为了便于携带和计算,至迟从汉代起,人们就已开始时将铜钱用细绳串起来,这种穿铜钱的绳子在汉代时被称“贯”,如《史记·平准书》中就曾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贯”又成了货币计量单位,“一贯”相当于一千文(由于铜钱正面铸有文字,故一枚铜钱又称“一文”)。可能是由于钱串提起时往下垂吊的缘故,到了清代“一贯”又被称“一吊”。而半吊(即五百文)为一吊的半数,不满串、不成吊(貌似有“不成'调',不着调”之意?),所以人们就用 “半吊子”(或“半吊”)来喻称多种不好的人或事物。
  • 字义分解
    读音:bàn

    基本字义

    bàn(ㄅㄢˋ)

    ⒈  二分之一: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

    ⒉  不完全的: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

    ⒊  在中间:半空。半路上。半夜。

    ⒋  喻很少:一星半点。

    汉英互译

    half、in the middl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half

    读音:diào

    基本字义

    diào(ㄉ一ㄠˋ)

    ⒈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吊丧。吊孝。吊唁。凭吊。

    ⒉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吊。

    ⒊  悬挂:上吊(自缢)。吊灯。

    ⒋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吊皮袄。

    ⒌  提取,收回:吊销执照。

    ⒍  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condole、sympathy、condolence、suspen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ondole, mourn, pity; hang

    读音:zi

    基本字义

    zǐ(ㄗˇ)

    ⒈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⒉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⒊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⒍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⒎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⒐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⒑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⒒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⒓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⒔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⒕  姓。

    异体字

    • ?
    • ?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son、child、seed

    造字法

    象形:像小孩子在襁褓中

    English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