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参与谋议。
引《后汉书·班固传下》:“永元初,大将军竇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久典枢衡,天下威权,并归於己,臺司机务, 希烈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七:“﹝和珅﹞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法,不许部臣参议一字。”
⒉ 官名。 金军中、 元明中书省属官, 明布政司、通政司, 清各部, 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引《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蒙古取金潞州,元帅右监军纳哈塔布拉图参议官王良臣死之。”
参与谋议。
参(參)
⒈ 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⒉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⒊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⒋ 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⒌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⒍ 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参(參)
⒈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⒉ 中药名:人参。党参。
参(參)
⒈ 〔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
参(參)
⒈ 古同“叁”,三的大写。
join、refer
原为形声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议(議)
⒈ 意见,言论:议论。提议。建议。
⒉ 讨论,商量: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
⒊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议。恐招物议。
⒋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议。驳议。
discuss、opinion、talk over、view
形声:从讠、义声
consult, talk over, 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