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又,而且。
引《荀子·王制》:“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非唯致果为毅,亦且厉辞为武。”
《水浒传》第十二回:“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復前职。亦且高俅那厮现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
《红楼梦》第五九回:“未免又气又恨,亦且迁怒于众。”
亦
⒈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亦无不可。亦步亦趋。
⒉ 又:“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
⒊ 不过,只是:“王亦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⒋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亦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⒌ 姓。
also、too
指事
also, too; likewise
且
⒈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且大。尚且。况且。
⒉ 表示暂时:苟且偷安。姑且。
⒊ 表示将要、将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
⒋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且走且说。
⒌ 表示经久:这双鞋且穿呢!
⒍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且说。
⒎ 姓。
且
⒈ 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
⒉ 多的样子。
⒊ 农历六月的别称。
⒋ 敬慎的样子:“有萋有且”。
⒌ 古同“趄”,趑趄。
even、just
象形:像神主牌位之形
moreover, also (post-subject); about to, will soon (pre-ve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