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g
刚
bì
愎
zì
自
yòng
用
刚愎自用
(1) 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
(2) 固执地反对正确、合理、恰当或公认事物的性格与意向
⒈ 倔强固执,自以为是。本作“刚戾自用”,后多作“刚愎自用”。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明史·章纶传》:“纶復独奏给事中王让不赴考察,且言明刚愎自用,己言多不见从,乞与明俱罢。”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汝向人説我刚愎自用,有之乎?”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引刘鹗语:“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性情倔强,固执己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上.吏部.大计部院互讦》:「各堂上官不从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刚愎自用,十三道御史岂无一人可斥?高明心怀不公。」也作「刚愎自任」、「刚褊自用」、「刚戾自用」。
【解释】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示例】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近义词】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深闭固拒、师心自用
【反义词】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博采众议、博采众长
【语法】刚愎自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刚(剛)
⒈ 硬,坚强,与“柔”相对: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
)。刚愎自用。⒉ 恰好,恰巧:刚刚(a.恰好;b.才)。刚好。
⒊ 才:刚才。刚来就走。
⒋ 姓。
exactly、immediately、just、strong、firm、freshness
刚刚、刚才、柔
形声:从刂、冈声
hard, tough, rigid, strong
自
⒈ 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
)。自尊。自谦。自觉(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⒉ 从,由:自从。自古以来。
⒊ 当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
⒋ 假如: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from、since、oneself、self
象形像鼻形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用
⒈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⒉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⒊ 进饭食的婉辞:用饭。
⒋ 花费的钱财:费用。用项。用资。
⒌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用。有用之才。
⒍ 需要(多为否定):不用多说。
⒎ 因此:用此。
Use、Using、by、with、dispend
象形:像桶之形
use, employ, apply, operate;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