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参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引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浄,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譬应变将畧,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卧龙。”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惜其专攻考订,而不切实用,尺有所短,无可如何。”
秦牧《艺海拾贝·跋》:“比喻又自然存在它的‘尺有所短’之处,任何比喻都仅仅是对比之中的一点罢了。”
【解释】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下卷:“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
【示例】比喻又自然存在它的‘尺有所短’之处,任何比喻都仅仅是对比之中的一点罢了。秦牧《跋》
【近义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法】尺有所短作宾语、定语;指事物都有短处。
尺
⒈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⒉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⒊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⒋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尺
⒈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ruler、a unit of length
会意
Chinese measure approx. 'foot'
有
⒈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⒉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⒊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⒋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⒌ 表示大、多:有学问。
⒍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⒎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⒏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有
⒈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have、hae、adsum、ens、hadorwould
无、没
会意:从又(手)
have, own, possess; exist
所
⒈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⒉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⒊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⒋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⒌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⒍ 姓。
place、that、those
形声:右形左声
place, location; numerary adjunct
短
⒈ 长度小,与“长(
)”相对:短期。短暂。短促。短途。短命。短讯。短浅。短兵相接。短小精悍。⒉ 缺少,欠:短少。短缺。
⒊ 缺点:短处。护短。取长补短。
brief、fault、lack、owe、short、weak point
欠、缺、长
形声:从矢、豆声
short; brief; deficient, lacking